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国土资源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总量多、人均少;第二,( );第三,分区性明
显而且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第四,综合利用的优势和潜力大。
A.质量比较差,自然生产力低 B.质量比较好,但利用效果不理想
c.质量较好,产量和产值均较高 D.少部分质量较差
2.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
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
B.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
c.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设置的
D.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保持祖国的统一 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我国每年仍净增人13 1400万,其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仍高于其他亚非国家 B.人口基数过大
c.大量移民迁入 D.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5.( )年,李四光的陆相成油理论得到应用,中共中央批准在大庆会战。
A.1959 B.1960
C.1965 D.1966
6.狭义的国土资源是指(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资源通常是指自然资源,即主要有土
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藏资源、海洋资源等六大资源。
A.社会资源 B.自然资源
C.经济资源 D.人力资源
7.我国土地总面积为( )万平方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政府的主张,划归
我国管辖的海域约( )万平方公里。
A.960、230 B.960、450
C.960、300 D.930、120
8.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9.我国最基本的宗教政策是( )。
A.实行自治、自养、自传 B.宗教信仰自由
C.发展宗教信仰,同时宣传无神论 D.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10.国土规划是以全国的国土或国家一定地域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自然特点和经济条件,制订
一定时期内进行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总体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地
区生产力、城镇和人口提出合理配置的研究意见和建议,使社会和经济发展尽可能地符合
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
源、( )相协调。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环境
11.珠穆朗玛峰位于( )。
A.中、缅边境 B.中、尼边境
C.中、巴边境 D,中、印边境
12.中国在世界上( )。
A.动物种类最多 B.植物种类最多
c.微生物种类最多 D.森林种类最多
13.第三产业为( )。
A.农业 B.服务业
C.工业 D.制造业
14.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所谓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 )大趋势。
A.国际性 B.地区性
C.局部性 D.整体性
15.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 )。
A.积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B.国家对任何宗教活动都不干涉
c.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D.国家保护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16.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
族( )个。
A.54 B.55
C.50 D.48
17.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是分布地区很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
A.60% B.80%
C.40% D.45%
18.从许多国家发展历程来看,人口老化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了( )的必然产物,但中国却是
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迎来白发浪潮冲击的。
A.一定阶段 B.摆脱温饱阶段
C,人满为患的阶段 D.较高阶段
19.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0.我国陆地边界全长( )。
A.3.2万km B.2.28万km
C.1.8万km D.4.2万km
2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是:平等、团结、( )。
A.互助 B,信任
C,自治 D.独立
22.我国共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们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
治区、西藏自治区和( )。
A,云南傣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区 D.贵州苗族自治区
二、多项选择题
1.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无论是( ),凡是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获取报酬或有经营收入
者,就算就业。
A.国有 B.集体
C,个体 D.其他经济类型
2.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 )。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也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
难,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第二个孩子。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
做法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
A.提倡晚婚晚育 B.提倡不生育子女
C.提倡少生优生 D.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3.第一产业包括( )。
A.农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E.采掘业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日本 B.菲律宾
C.马来西 D.文莱
E.新加坡
5.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造
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主观因素之外,还有历史的( )等的原因。
A.风俗习惯的 B.自然地理的
c.政策环境的 D.气候条件的
6.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的民族关系,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
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特征是( )。
A.平等 B.自立
C.团结 D.互助
7.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资源通常是指自然资源,即主要有( )、水资源、生物资源、矿藏
资源和海洋资源。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沙漠资源 D.金属资源
8.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问题有( )。
A.开发利用程度低
B.开发利用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
c.综合开采能力、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低
D.防治自然灾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低
9.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通常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
A.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 B.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
c.国家财政收入和银行资金 D.扩大再生产投资
E.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10.我国广大计划生育干部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的道路。这就是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实行“三结合”,( )。
A.实现“两个转变” B.达到“一个目标”
C.提倡“两种服务” D.反对“四种倾向”
11.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
长率三者不同的组合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经历了重大转变,正
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但是,由于社会经济与政策背景的不同,我国的人口转变与其
他国家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A.人口转变的速度快、周期短 B.人口转变具有不平衡性
C.人口转变速度慢、周期长 D.人口转变具有可逆转性
1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出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发展观
和发展方式。自从20世纪肋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运动。进入90
年代,它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包含( )几个原则。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13.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 )几个方面。
人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噪声污染
三、判断题
1.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标准,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就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
2.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高科技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通过军事力量的对
比体现出来,因而军事力量仍将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
3.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很不相称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严重不足,这种状况既不利于
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不利于解决紧迫的就业问题。因
此,从1999年起,我国政府决定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提高大学入学率。( )
4.我国国土资源总量都比较丰富,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与此相应的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居
世界前列,真可谓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
5.我国土地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北部和西部,水资源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和长江流域,
因而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很不配套。( )
6.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不变”,是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
标不变;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 )
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口流动加快,因此对传统的计划生育管理方式也带来了一
定的影响。根据国外的经验,人口流动有利于降低生育率。因此,人口流动对于计划生育的
影响是有限的,不用担心。( )
8.经过二卜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妇女总和生育率都已经相
当低,低于更替水平: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经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因此,我们可以自
豪地向全世界宣布:困扰我国发展的人口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
9.由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较高级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需要
强调可持续发展。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 )
10.我国国土资源配置中,市场配置机制比较薄弱,区域配置的特色比较明显。( )
11.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计划
生育工作良性循环,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12.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因此,对于那些生活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少
数民族中的基层党员来说,这条纪律也是适用的。他们要坚持与信教亲属划清界限,不参
加他们的宗教活动。( )
13.我们正在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我国
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技兴国的战略。( )
14.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短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要转变观
念,向海洋要耕地、向湖泊要耕地、向高山要耕地,开展围海造田、围湖造田、开山造田运动。 ( )
15.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
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又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 )
]6.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开源和节流。具体表现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寻找新的替代资
源、发现和探明新的矿产资源、改变矿产资源品种和质量需求,提高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和利用水平,减少资源消耗,( )
四、辨析题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不能搞无神论宣传,宣传无神论就不能实行宗教信仰自
由。
2.没有民族团结,就一定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了民族团结,就必定有各民族的共同
繁荣。
五,简答题
1.我国人口城镇化的特征是什么?
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表现在哪里?
3.我国的宗教团体主要有哪些?
4.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5,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我国经济的结构状况如何?
六、论述题
1.宗教与迷信活动的关系。
2,我国国土资源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