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银河系也是( )所在的恒星星系,是一个普通的旋涡星系。
A.星星和月亮 B.地球和太阳
c.地球和月亮 D.星星、月亮、卫星和彗星
2.新陈代谢是指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 )交换。
A.物质、养料 B.物质、能量
c.养料、能量 D.养料、质量
3.太阳系是由( )构成的天体系统。
A.太阳、恒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B.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恒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c.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D.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4.细胞形状多样,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细胞具有( )等机能。
A.运动、传送、繁殖 B.活动、营养、繁殖
c.运动、营养、传送 D.运动、营养、繁殖
5.地球周围有( )等气体混合组成。
A.大气圈、磁层,由氮气、氧气、水汽 B.大气圈、磁层,由氮、氧、空气
c.大气圈、磁层,由氦、氧、水汽 D.大气圈、磁层,由氢、氧、水汽
6,核酸( )组成。
A.由糖类、碱基和甘酸 B,由糖类、碱基和磷酸
c.由糖类、酸基和磷酸 D,由糖类、碱基和磷类
7.地表有( )被海洋覆盖,称为水圈。
A.50% B.75%
C,70% D.65%
8.遗传变异的原因是由于杂交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和遗传物质本身的( )。
A.变化 B.微变
C.属性 D.突变
9.燃烧理论的建立,的使人们知道氧是具有( )气体物质,的与神秘的燃素毫无共同之处。
A.不定的性质,的可度量,的可采集的 B.确定的性质,的可燃的,的可采集的
c.确定的性质,的可度量,的可采集的 D.确定的质量,的可测量,的可采集的
10.四种基本力是( )。
A.作用力、反作用力、电磁力和强力 B.引力、作用力、电磁力和强力
c.引力、反作用力、电磁力和强力 D.引力、弱力、电磁力和强力
11.门捷列夫于1871年的《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发表了第二个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明确
指出: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的元素的性
质是元素原子量的( )。
A.线性函数 B.非线性函数
C.周期函数 D.非线性函数
12.生命的物质基础是( )等。
A.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核酸、糖类、碱基、水和无机盐
c,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
D.蛋白质、甘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
13.太阳系是大约( )亿年前,的由星云在引力作用下逐渐收缩而形成的。
A.100 B.80
C.50 D,的30
14.我们的宇宙就诞生在( )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后。
A.100-150 B.150-200
C.130-180 D.150-250
15.人类大脑的平均重量是( )克,的但它是几百万年进化的产物。
A.1200 B,的1350
C. 1550 D.1850
二、多项选择题
1.基因论是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19世纪初提出的。其要点主要有( )。
A.生物体的种种性状起源于生殖细胞中成对的基因
B.基因是染色体上分立的遗传单位,的它们联合形成一定数目的连锁群
c.基因是染色体中决定遗传的物质
D.一对连锁群的基因之间可以发生有秩序的交换,的该交换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
列,的并在染色体上有确定的位置
2.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哪些说法?( )
A.认为生物界存在着生存斗争
B.生物界不存在着变异
c.生存斗争是在相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
D.被保留下来的个体的有利变异通过世代遗传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新种
3.燃烧理论的要点主要有( )。
A.燃烧时放出光和热
B.物体只有在有氧存在时才能燃烧
c.空气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吸收了其中的氧气 ,的
D.一般的可燃物质燃烧后通常变为酸,的氧是酸的本原,的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4.门捷列夫在《元素屑性和原子量的关系》一文中论述了周期律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A.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的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B.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质量,的正像质点的大小决定复杂物质的性质一样
c.元素的某些同类元素将它们按原子量大小而被发现
D.当我们知道了某元素的同类元素以后,的可以更加了解该元素
5.( )等的形成,的使医学的研究深入到细胞水平,的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了一步,的与
致对疾病的诊疗和预防出现了大跨度的进步。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A.细胞的发现 B.细胞生物学
c.细胞病理学 D.细胞遗传学
6.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 )。
A.蛋白质是提供生物结构的骨架 c.蛋白质可调节重要生理机能
B.蛋白质是一切生化过程的催化剂 D.蛋白质可提供遗传变异
7.混沌的特点主要有( )。
A.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 B.一种全新的序
c,的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D.不确定性系统的内在属性
8.人类起源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
A,的人类进化理论 B.两足直立行走
c.过渡阶段 D.使用和制造工具等
9.人的( )以及绝大多数疾病均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A.智力 B.毅力
C.体力 D.健康
10.生命化学进化大致包括四个阶段:(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三、判断题
1,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从太阳系到银河系,的再扩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总星系。( )
2.探测器用来观测由高能加速器或对撞机产生新粒子的能量、速度、动能等信息。( )
3.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
4.绝对零度相当温度等于零度。( )
5.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的存在。( )
6.太阳系的直径为150亿公里。( )
7.地球的形成约二百多万年。( )
8.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 )
9.光年是天文学中一种表示速度的单位。( )
10.拉瓦西是第一个发现氧的人。( )
11.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
12.19世纪,的生命代谢的主要形式被看作是吸收与排泄,的同化与分解。( )
13.狭义的新陈代谢主要是指生命体内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
14.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
15.核酸是细胞核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的也是构成生命的一种生物大分子,的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核苷酸。( )
16.脱氧核糖核酸为RNA。( )
17.分子和原子是物质微观结构的两个层次。( )
18.复杂系统是指组成系统的要素比较多,的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 )
19.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0.星系离我们的距离每增加100万光年,的飞离的速度每秒增加25公里。( )
四、辨析题
1,的我国科学技术规划与计划具体讲就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3.简单地讲,的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4.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是:虽然局部在恶化,的但总体在改善,的治理能力迅速提高,的生
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5.光年是计算星体间距离的单位,的不是计算时间的概念。
6.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7.计算机病毒不是一个生物体,的不会把疾病传染给人类,的只能在计算机之间传染。
8.由于核辐射的放射性,的相同发电量的核电站所引起的癌症致死人数要比燃煤电站高出
许多倍。
9.地球上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基因工程又叫重组RNA技术,的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简答题
1,的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2.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3,的太阳系由哪几部分构成?
4.什么是新陈代谢?
5.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6.什么是细胞?
7.什么是蛋白质?
6.什么是核酸?什么是DNA?
9.什么是基因?
10.什么是遗传?
11.四种基本力包括哪些力?
12.什么是智力?
六、论述题
1.试述生命的起源演变过程。
2.智力的本质是什么?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的C 4.D 5.A 6.B 7.C 8.D
9.C 10.D 11.C 12.C 13.C 14.B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D 3.ABD 4.AC 5.ABC 6.ABC
7.ABC 8.CBD 9.ACD 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X 5.√ 6.X 7.X 8.X
9.X 10 X 11,的√ 12.√ 13.√ 14 X 15.√ 16.X
17,的√ 18.√ 19√ 20.x
四、辨析题
1.错误。我国科学技术规划与计划主要包括:(1)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大力推进可
持续发展战略;(3)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2.错误。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及行星际物质组成的
天体系统。
3.错误。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
础,的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
术等。
4.错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是:总体在恶化,的局部在改善,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
破坏速度,的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5.正确。光的速度为每秒约30万公里,的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就叫一光年,的一光年约等于10
万亿公里。
6.正确。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存必需的养料,的并使这些养料变成生物本身的
物质,的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这种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就叫新陈代谢。
7.正确。计算机病毒是不怀好意的人故意编制的一小段巧妙而能扩散的程序,的其结果是
干扰或破坏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的只会在计算机之间传染。
8.错误。事实证明,的即使住在核电站附近,的它所增加的放射性辐射量也是极小的。只要认
真对待,的措施周密,的核电站的危害远小于火电站。
9,的错误。地球上的能源是自然界固有的,的而不是人类可以任意创造的。特别是那些不可
再生的能源,的一旦耗尽就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再产生出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我们必
须节约能源。
10,的错误。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的它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就是将DNA在
体外或体内进行重新组合,的然后把重组后的DNA分子转移进我们操作的生命体。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物质系统
中,的不论发生何种变化,的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
部分物质,的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2.[答案要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的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
情况下,的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的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到热体。
3.[答案要点]太阳系是由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及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
体系统。
4.[答案要点]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存必需
的养料,的并使这些养料变成生物本身的物质,的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这种新物质代
替旧物质的过程叫新陈代谢。
5.[答案要点](1)生物界与生物界、生物界与自然环境之间普遍存在着生存斗争。其原因
在于生物为了生存和繁殖都需要争取食物、阳光和生存空间,的因此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
间,的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斗争;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也有适应或者不适应的问
题,的这也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的这些斗争的结果导致大量生物个体被淘汰,的使生
物个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数量。
(2)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例如长颈鹿就存在着高矮、大小参差不齐的个体,的这就是变异。变异在生物体中具有普遍性。
(3)变异和生存斗争导致自然选择。由于个体存在着差异,的在生存斗争中,的那些具有有利
变异的个体将有更多机会保存下来并容易繁衍自己的后代,的而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
易被淘汰,的不容易繁衍自己的后代。自然界的这种留优汰劣的作用就是自然选择。
(4)被保存下来的个体将其特征遗传给下一代。这些特征经过长期的积累、巩固和发展,的
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有别于原来物种的新的亚种。这种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的经过很长时间
就能看到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
6.[答案要点]细胞是一切生物体机体构造和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最外面为细胞膜
(植物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的膜内是细胞质,的它维持细胞里的适当的生理环境,的细胞质里有细
胞核,的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器。细胞核是“司令部”,的它控制各
种细胞器协同作用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7.[答案要点]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组成的。20种结构不同的氨基酸按照其组成和排
列次序的不同,的构成了成千上万种大小不等、功能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的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功能与构成细胞的蛋白质紧密相关。
8.[答案要点]核酸分两种:一种为DNA,的另一种为BNA。
DNA分子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所构成。每根单链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即脱氧核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按其碱
基成分的不同,的核苷酸分为四种,的分别称为A(腺嘌呤)、C(鸟嘌呤)、C(胞嘧啶)和T(胸腺嘧
啶)。在DNA链中,的四种核苷酸以不同顺序依次排列,的形成了一条很长的链。由于碱基A与
T、G与c之间能形成氢键并互相配对,的两条DNA链便可粘连在一起,的形成双螺旋结构。诺贝
尔奖金获得者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两位教授于1953年创建了这种DNA的双螺旋模
型。提出了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蛋白质的基本法则即“中心法则”。
DNA以自身的一条链为模板,的在细胞核内先合成RNA(核糖核酸),的把遗传信息抄录于
RNA链上(即所谓的“基因转录”过程)。这种携带遗传信息的RNA被称之信使RAN(mRNA)。
RNA也主要由四种核苷酸(称之核糖核苷酸,的因为它的戊糖成分是核糖)组成,的其碱基A、G、C
与DNA的一样。不同的是在RNA链中以U(尿嘧啶)替代了DNA的T(胸腺嘧啶)。
9.[答案要点]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生物体内的每种蛋白质,的包括结构蛋白、酶、多
肽激素和细胞因子等都有它自身特定的遗传信息,的它们被贮存于染色体DNA链中。携带某特
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那段DNA片段称为基因。人体总共有大约10万个基因,的它们分别
定位于23对染色体上。人体染色体DNA(通称为人体基因组)的总长度为30亿碱基对(简写
为bp)。人体各组织的每一个细胞的核内都带有相同的基因组,的即23对染色体的全部DNA,的
也就是说携带了人体基因的全部遗传信息。
10.[答案要点]生物体要维持种族的延续,的就必须把它们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下一
代,的也就是说要把DNA分子稳定地传给后代。父母亲把DNA先复制一份,的然后再以某种方式
一起传给子女。DNA分子复制时,的亲代DNA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的通过碱基配对合成两条
新生的DNA链,的形成两个双链DNA分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一半亲代的DNA链,的这两个
各含一新一旧的双链DNA就被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去,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是生物体繁衍的必经过程,的而半保留复制的形式则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的这
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的种豆得豆”的本质所在。
u.[答案要点]四种基本力,的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强力。
12.[答案要点]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集中表现在反
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整的程度上,的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它
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的但又不等同于知识和实践。它是先天素质、
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能是人的内在智力
外化的行为的总和。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1)生命的本质。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内容是自复制(可以自我繁殖)和自组
织。DNA携带着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信息,的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2)生命的起源。在还没有生命的地球上,的由于自然的原因,的通过化学作用,的由简单的物质
逐渐演变成复杂的物质,的产生出多种有机物和大分子。也就是说,的在自然选择下长期进化的生
命系统出现之前,的就存在着另外一种进化,的即“化学进化”,的这种化学进化的作用是造就一种分
子型材料,的这些分子型材料形成了氨基酸、糖等通用的“结构单元”,的现存的生物就来自这些“结
构单元”。化学进化大致包括四个阶段。①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②从有机
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③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④从多分子体系演变
为原始生命。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这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的它
直接涉及原始生命的发生。目前,的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不过,的我们可以推
测,的有些多分子体系经过长期不断的演变,的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部分的相互作
用,的终于形成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以后,的80年代初,的分子生物
学家凯奇和奥特曼提出,的RNA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能自我复制的分子。根据化石记录,的在45亿
年前,的即地球形成后的头10亿年内,的出现了这种物质。1986年,的瓦特提出了"RNA”世界这一术
语,的认为第一批诞生的生物体由简单自我复制的RNA分子组成,的随着它们的进化,的它们学会了
合成蛋白质和脂类,的前者可以帮助它们的复制,的后者可以形成细胞壁或膜,的最后这种RNA生物
体产生DNA,的起着一个更可靠的遗传信息库的作用,的从而为生物的进一步进化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的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45亿年前。
2.[答案要点]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集中表现在反
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整的程度上,的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它
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的但又不等同于知识和实践。它是先天素质、
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能是人的内在智力
和由智力外化的行为的总和。明斯基在《智力社会》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智力包含了能使我们
解决认为困难的问题的过程,的智能是我们仍不了解的那些过程的统称。”智力包含在“知其然”
中,的而智能却表现在处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
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个数字相当
于整个银河系星星的数目。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发现,的其
重要性可以与原子和DNA的发现相提并论。因为原子的发现有助于回答物质是什么,的DNA的
发现有助于理解生命的本质,的而突触的发现对于认识脑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假定每个突触有
两上状态,的那么,的人脑中所包含的不同状态总数则为2的1015幂。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整个宇
宙中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超过21000)。作为进化的一种结果来看,的人类大脑无
疑是生物史上最伟大的成功之一。自然选择在脑的进化中起着一种智力筛选的作用,的从而产
生出愈来愈能胜任应付自然法则的大脑与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