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最能体现李白成起义发展水平的事件是( )。
A.建立了大顺政权 B.推翻了明王朝
C.进行反清斗争 D.提出“均田免粮”
2.清雍正后,执掌军国大事的最高机构是( )。
A.内阁 B.军机处
C.议政处 D.六部
3.元朝最早开始使用的活字印刷是( )。
A.铜活字 B.泥活字
C.锡活字 D.木活字
4.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地点是今天的( )。
A.河南商丘 B.江苏南京
C.安徽风阳 D.北京
5.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
A.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B.改变地方行政机构,分散其权力
c.对中央中枢机构的改革 D.改变官吏选拔办法,实行八股取士
6.(宋濂)“尝与客饮,帝(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日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朕。’”这段材料最能反映的是( )。
A.明初融洽的君臣关系 B.明初政治清明
C.宋濂是忠直之臣 D.明初特务横行
7.唐朝时的“朋党之争”所反映的矛盾是( )。
A.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中央和地方统治阶级的矛盾 D.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矛盾
8.“安史之乱”与“七国之乱”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
A.中央政治腐败 B.地方势力强大
c.内地兵力空虚 D.皇帝不问政事
9.下列对文成公主人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B.使吐蕃与唐盟“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D. 加强唐对吐蕃管辖
10.白居易生活和创作的社会背景是( )。
A.经历了唐由盛而衰的变迁 B.遭遇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
c,逢藩镇割据战乱 D.受唐末农民战争冲击
1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在发明和改进纺织机械中作出贡献的有( )。
①凯伊 ②哈格里夫斯 ③阿克莱特 ④克隆普顿 ⑤卡特莱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2.19世纪中叶,被称为“三都”的三座日本城市是( )。
A.江户、长崎、下关 B.京都、神户、大阪
C.大阪、横滨、函馆 D.江户、大阪、京都
13.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B.要求革新图强
c.主张抵抗秦军 D.《离骚》触怒权贵
14.下列战国时期的城市中,既是诸侯国都城又是冶铁中心的是( )。
A.邯郸 B.大梁
C.临淄 D.宛
15.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就其性质而言,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的战争 B.推进祖国统一的战争
c.推翻周王朝的战争 D.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16.战国时期,我国古代青铜器的装饰从图案发展到画像,体现这一进步的典型作品是( )。
A.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B.越王勾践青铜剑
c.隋县出土的全套编钟 D.青铜精品四羊方尊
17.我国北方出现以燕国为中心,与山戎、北戎融合的现象是在( )。
A.西周前期 B.西周后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8.铁器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始于( )。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东周时期
19.《诗经》中有诗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正确表达以上诗句含义的
是( )。
A.描绘了西周初年国家统一的盛况 B.反映了西周时的土地国有制
c.表现了春秋时期霸主的赫赫权势 D.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业
20.我们从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 )。
A.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 B.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
C.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D.关于划分节气的最早记载
2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国人暴动 ②平王东迁 ③牧野之战 ④管仲相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x.美国总统的职权有( )。
①是美国最高的行政首长
②是美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③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政府部长、驻外使节、最高法官以及政府其他官吏
④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③④
23.汉武帝在位初年,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这说明了( )。
A.封建统治者注意休养生息,政府开支较少
B.生产力高度发达,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
c,封建政府征收重税,聚敛了大量财富
D.地主剥削较轻,社会公共财富比较充裕
24.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是( )。
A.秦始皇个性暴虐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D.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x.《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在于( )。
A.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奠定了中医病理学的基础
c.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 D.初步建立了中医的专业分科
26.以下哪一部史书是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
A.《春秋》 B.《汉书》
c.《后汉书》 D.《史记》
x.日本在发动华北五省自治事件中,提出反共为目标的原因中,不包括( )。
A.日本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 B.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迷惑英美国家 D.拉拢蒋介石集团
28.皖南事变反映出( )。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技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29.我国古代帝王出于各种目的进行迁都。下列各次迁都中,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 )。
A.盘庚迁殷 B.平王东迁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朱棣迁都北京
30.下列史实,与明成祖有关的是( )。
A.废除丞相 B.设立内阁
c.土木之变 D.一条鞭法
31。朱元璋曾自豪地说:“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主要反映了( )。
A.军队从事经商 B.军队与农民一体
C.农民大量支援军队 D.军人屯田的效果
32.下列事件,都发生在二次大战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当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中途岛战役
④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共同宣言,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33.以下措施,哪些是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措施?( )
①选举成立人民委员会 ②建立工农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③建立红军和红海军 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二战初期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 )
①法国溃败 ②敦刻尔克撤退 ③不列颠之战 ④“奇怪战争”
A.④②①③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35.1舛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它的主要内容是( )。
A.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B.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c.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
D.约定不单独同敌人讲和
36.二次大战中,使德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战役是( )。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37.明清时,中央官署位于( )。
A.宫城 B.皇城
c.京城 D.紫禁城
38.明代张居正改革赋税制度的最大影响是( )。
A.按财产多少收税 B.把赋税分摊到田亩上
C.用银两征税 D.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39。东林党人受到严酷迫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违反规定而办书院 B.聚众评议朝政
c.私结朋党,排斥异己 D.抨击宦官专权
4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 )。
①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 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
展 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1.武汉失守以后,蒋介石集团虽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这主要是由于( )。
A,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壮大
c.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D.美英对日推行绥靖政策
42.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灭亡通常有四种情况,其中西汉灭亡属于( )。
A.被权臣、大将取代 B.被少数民族统治者所灭
c,被农民起义推翻 D.被地方政权攻灭
43.以下对于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君权神授的理论来强化专制皇权 B.吸收传统的神仙方术思想来麻痹人民
c.利用神学唯心主义为封建统治服务 D.为战胜分裂割据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44.历史上有记载的中国与欧洲国家最早的直接往来发生于( )。
A.西汉初年 B.西汉后期
C.东汉初年 D.东汉后期
45.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46.下列哪个项目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c.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D.青藏、新藏、康藏公路相继通车
47.1952年冬,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D.富农经济
48.下列哪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
A.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在农村组织人民公社化运动
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50.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皇出逃是因为( )。
A.林彪想当国家主席的阴谋败露 B,林彪的反革命政变计划被粉碎
c.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一伙抛出“称天才”的资料,遭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