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Q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在进行临床医学研究时,参与研究的人员主要应遵循以下道德准则,除了( )。
A.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B.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C. 尊重他人劳动,杜绝剽窃行为
D.署名不分先后,贡献不分大小
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过失,直接造成( )。
A. 病人死亡 B.植物人
C. 两耳全聋 D.误摘一侧肾脏
3.下列关于医学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不包括( )。
A. 目的明确,动机纯正 B.献身科学,造福人类
C. 敢想敢干,雷厉风行 D.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4,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疾病不包括( )。
A. 鼠疫 B.非典
C. 肺炭疽 D.狂犬病
5.下面不是出自孙思邈《太医精诚》的是( )。
A.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 B.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C.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D.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6. 下列表述中,最能概括生命伦理学研究范围的是( )。
A. 研究生命科学和整个卫生保健领域
B.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
C. 研究与人类生命有关的生态伦理问题
D.研究与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有关的伦理问题
7.引起沙门氏菌屑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 )。
A. 罐头食品 B.家庭自制的发酵制品
c.奶及奶制品 D.肉类及其制品
8,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 )。
A. 消化道疾病 B.介水传染病
c. 食物中毒 D.急、慢性中毒
9.1964年世界医学大会通过,1975年世界医学大会修订的关于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和限
制条件的文件是( )。
A. 《纽伦堡法典》 B.《赫尔辛基宣言》
C. 《夏威夷宣言》 D.《悉尼宣言》
10.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 )。
A. 细菌总数 B.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总数
C. 伤寒、副伤寒杆菌 D.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
11.《人口原理)的作者是( )。
A. 柏拉图 B.马尔萨斯
C.葛德文 D.孔多塞
12.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
A. 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B.提供诊断标准
c.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D.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13.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或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后,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并
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但( )。
A. 考试办法和内容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B.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C. 依法自然取得 D.各地组织考试
14.利用几何级数求末项的公式推算若干年后的总人数,这是人口总数预测方法中的
( )。
A. 直接推算法 B.间接推算法
C. 要素推算法 D.因素推算法
15.关于医师干涉权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在特殊情况下,医师享有干涉权
B.干涉权是医务人员的职业特权,具有普遍性
C. 干涉权是医务人员的职业特权,不受约束
D.医务人员的干涉权是有条件的,不具有自主性
16.以下是一些易导致心身疾病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但不包括( )。
A. 持续的抑郁心境 B.不良个性特征
C. 适度的焦虑 D. 遭遇重大挫折
17.医师资格是指从事医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条件和身份,一经合法取得( )。
A. 具有了法律规定的医师行业的准人资格
B.经注册后便可从事医师工作
C.受刑罚后,予以注销
D.任何人不得剥夺
18.毒力最强的葡萄球菌肠毒素是( )。
A. A型肠毒素 B.B型肠毒素
C. C型肠毒素 D.D型肠毒素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监督执法主体是( )。
A. 卫生防疫机构 B.食品卫生检验所
C. 国家技术监督局 D.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20.表示正态资料个体变异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
A. 全距 B.标准误
C. 四分位数间距 D.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 )。
A. 文化知识 B.科技水平
C. 生产经验 D.劳动技能
1.有关“2印。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正确的说法是( )。
A. 人们从小到老都能方便地享受到各种卫生保健服务
B.从婴幼儿直到老年都能健康地度过一生
C. 人们所患的疾病都能被治愈
D.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
3.人口自然变动方面的基本指标有( )。
A. 人口总数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 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迁移情况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职权包括( )。
A. 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 B.负责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和检验
c.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D. 对医疗机构的收费项目进行审批
5.《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哪些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
A. 计划生育 B.教育、文化、卫生
C. 科技 D.民政
6.搞好人口管理的必要性是( )。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的客观要求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
C. 调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客观要求
D.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客观要求
7.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控制人口数量 B,控制人口性别
C. 提高人口质量 D.调整人口结构
8.卫生法的实施包括( )。
A. 卫生执法 B. 卫生守法
C. 卫生立法 D.卫生司法
9.下列有关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 如果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导致暴发流行
B.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C.绝大多数患者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D.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夏秋季流行
10.下列关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义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为患者治疗是医务人员基本的道德义务
B.有为患者解除躯体痛苦的义务
C. 有为患者解除心理上、精神上痛苦的义务
D.有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解释说明的义务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搞好我国人口必要性就是计划生育。
2.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有三种。
3.人口管理是指户籍管理。
4.人口政策就是人口领域内的国家政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卫生行政复议?
2,医德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人口普查?
4,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哪些义务?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
2.试论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政管理类专业科目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A 6.D 7.D 8.B 9.B
10.D 11.B 12.D 13.A 14.A 15.A 16.C 17.C
18.A 19.D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CD 8.ABD 9.ABC 10.ABCD
三、辨析题
1.错误。(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的客观要求。
(2)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
(3)是调节人口数量,提高人,素质,优化人,结构的客观要求。
(4)是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客观要求。
(5)是优化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
(6)是进一步发挥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客观要求。
2.正确。人口再生产有三种类型:
(1)原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征是极高的死亡率与极高的出生率,人O增长异常缓
慢。
(2)近代的人,再生产类型,其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自然增长率。
(3)现代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错误。人口管理是国家通过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行有计
划、有组织的协调和控制,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行为。
4.正确。人口政策是在人口领域内发挥调节、干预和指导作用的国家政策。
四、简答题
1.卫生行政复议是指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
服,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卫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或法定的其他
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依法定程序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结论的一
种法律制度。它是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行政救济制度,是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重要途径。
2.医德现象表现为意识现象、规范现象和活动现象。医德意识现象,即医学道德的思
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包括医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等。医德规范现象,即在医学实践中评
价和调整医师行为的准则。医德活动现象,即医师依据一定的观念,遵循一定的医德准则,
进行医德评价、教育和修养等。
3.人口昔查是对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的全部人,,在特定的时点进行调查,并把资料
进行整理和公布的全过程。它是在一国政府主持下,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内,用统一的方
法,统一的项目,对标准时点上的全体人,状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4.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2)树
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3)关心、爱护、尊重患
者,保护患者的隐私;(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宣传卫生保健知
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五、论述题
1.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处理程序、方法和要求可归纳为善后处理、协商处理、行政与司法
处理三个方面。
善后处理方面:(1)报告。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医疗单位
的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随即向本医疗单位负责人报告。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应
立即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保存各种原始资料。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医疗单
位,应指派专人妥善保管有关的各种原始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因输液、输血、
注射、服药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对现场实物暂时封存保留,以备检验。(3)尸检。凡事故
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因的,在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
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医疗单位或
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由拒绝或拖延的
一方负责。(4)调查、处理。医疗单位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
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医师发生的事故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病员及其家
属可以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
协商处理方面:当事的医疗机构在调查结束后,应向病员方面通报情况,力争取得病员
方面的理解、支持,促成双方取得共识、达成协议。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及社会医疗机构发
生医疗事故,经调查后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主持医、患双方协商。
行政与司法处理方面:(1)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
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2)如果
对该鉴定委员会所做结论或对卫生行政部门所做处理不服的,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均
可在接到结论或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中请重新鉴
定或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如
果对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损害赔偿问题上有异议,可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
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1)人口数量和人,质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般地说,人口数量是人口质量
的基础,但过多或过少的人,数量往往会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
(2)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断变化的。在原始社会,人
,数量少而质量低,人口数量的多少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人,质量的高低
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并不很大,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极其低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总的来说发展生产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人,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仍具有重要作用,人
口质量对社会生产不具有重要作用,人口质量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影响也不大。
(3)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仍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这就决定了人口数量对社会
生产发展的作用仍居支配地位,但人口质量开始受重视。
(4)到机器大工业生产时期,特别是到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时代,现代物质生
产对人口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口质量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人口数量,人口
质量在社会生产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