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类专业科目模拟试卷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5-03-19 02:17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人事管理是为了(    )。
  A. 管理人    B.管理事
  c. 谋求人与事相适应    D.管理职位
2.主管部门审批辞职申请,以(    )为限。
  A.2个月    B.3个月
  C. 4个月    D.6个月
3.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在(    )。
  A. 太古时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4,要从教育人手,按照(    )对广大人事干部进行广泛深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教育。
    A.“三讲”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德才兼备    D.党管干部
5,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    )。
  A. 政治思想    B,工作态度
  C. 工作能力    D.工作实绩
6,培训中课程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    B.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兼顾
  c. 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    D.“三个面向”
7,(    )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
  A. 组织    B.沟通
  C. 协调    D.控制
8,(    )是我国最早的一种体现任人准贤精神的任用制度。
  A. 选任制    B.考任制
  C. 责任制    D.聘任制
9.实行民主制人事行政体制的国家有(    )。
  A. 德国    B. 日本
  C.英国    D.美国
10.不属于行政组织系统职位能级层次的是(    )。
  A. 决策层    B.控制层
  C. 执行层    D.操作层
11.适用于考查工作人员的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理论能力的是(    )。
    A. 论文式笔试    B.直写式笔试
    C.有结构口试    D. 无结构口试
12.人事行政系统中,作为要素分系统统合其他三种机制的首要方式的是(    )。
    A. 竞争机制    B.更新机制
    C. 激励机制    D.监控机制
13.下面不属于人事统计对象的是(    )。
    A. 长期休养的干部    B.长期援外的干部
    C.长期学习的干部    D.离休干部
14.下面属于政府人事部门人事统计实施范围的有(    )。
    A. 国家机关    B.党委部门
    c.集体所有制单位    D.各民主党振的办公机构
15.人事系统的根本原则是(    )。
  A. 民主原则    B.效率原则
  c.公开原则    D.平等原则
16.实行编制单位的是(    )。
  A. 党群系统    B.政府系统
  C. 政法系统    D.团中央
17.人才的本质特征是(    )
  A. 德才兼备    B.潜在能力大
  C.进行创造性劳动    D.专业能力强
18,离休是对(    )年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退休的一种规定。
  A. 1945年       B.1949年
  C. 1952年    D.1953年
19.奋斗目标明确,领导作风民主,这是(    )的特点。 
  A. 团结协作奋斗型    B,相互排斥对抗型
  C. 无原则的俱乐部型    D.竞争型
20.吸收录用工作中人们的竞争,其内容实际上是(    )的竞争。
  A. 能力    B,潜能
  C. 知识水平    D.社会阅历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职位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系统原则    B.最低职位数量原则
  C. 效能原则    D.整体优化原则
2,按考核的组织形式,可分为(    )。
  A. 集中考核    B.分散考核
  C. 集中分散相结合的考核    D.定期常规考核
3. 公务人员的特殊能力包括(    )。
  A. 组织领导能力    B.创造能力
  C. 经验    D.分析判断能力
4,人事行政体制的特征是(    )。
  A. 系统性    B.法制性
  C. 相对稳定性    D.民族性
5.公务人员本地调动时应办的手续有(    )。
  A. 户口关系    B.党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C.行政介绍信    D.工资转移证明
6.从内容上,激励可分为(    )。
  A. 物质激励    B.精神激励
  C. 外激励    D.内激励
7.人事计划编制的准则有(    )。
  A. 综合平衡原则    B.要有政策观念
  C. 要留有余地    D.要实事求是
L人事统计动态分析法包括(    )。
  A. 对比分析法    B.动态水平分析
  C. 平衡分析法    D.动态速度分析
9.下面属于惩戒性的有(    )。
  A. 辞退    B、免职
  C. 撤职    D.停职
10.根据影响晋升的各种因素,晋升可分为(    )。
  A. 常规晋升    B.考试晋升
  C. 年资晋升    D.功绩晋升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就是任人惟贤。

  
2.人事行政的任务是选用合格的行政公务人员。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福利工作的意义。


2.试论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手段。

五、写作题(30分)
论文题目:关于加强人事部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写作要求:
(1)根据题目,理解题意,选好写作角度
(2)论文的观点正确、鲜明,要有理论阐述,要求结合实际的分析,力求写出个人的见解,层次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准确、流畅。
(3)字数在800-1 200字左右。

 


  人事管理类专业科目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B  5.D    6.D    7.B    8.A    9.D    10.B
    11.A    12.A    13.D    14.A    15.A    16.B    17.C    18.B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    4.ABCD    5.BCD    6.AB
    7.ABCD    8.BD    9.CD    10.BCD
三、辨析题
    1.错误。(1)整分合原则。这是系统论在职能配置中的具体运用,即必须遵循在职能
系统整体规划下的职能分工,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有效综合。
    (2)封闭原则。在职能配置时,必须配置决策、执行、监督、信息反馈等职能,使其保持
封闭,这样才能使职能得到有效保障。
    (3)弹性原则。客观发展的无限性与主观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们在进行职能配置
时,必须留有一定余地,以适应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可能变化,以便掌握职能配置的主动权。
    2.正确。选用合格的行政公务人员,使他们尽职尽贵,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以不断提
高行政效率和较好地完成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任务。
四、论述题
    1.关心劳动者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和政府一贯把解决广大劳动
者的生活困难,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国家
工作人员是社会劳动者中的重要部分,他们肩负着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推动科学
丈化事业发展和对整个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管理的重任。因此,做好国家工作人员的福利工
作有重要意义:
    (1)做好福利工作,保障了国家工作人员在生、老、病、死、伤、残和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
本生活需要,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职时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1)做好福利工作,可以大大方便国家工作人员的生活,帮助其克服困难,减轻负担,改
善其生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他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3)做好福利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国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
热情和动力。
    由此可见,福利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人事行政职能
能否充分体现。
    2.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间关系的手段,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硬性手段;一类是
软性手段。
    (1)硬性手段是指国家人事行政部门以强制手段对共事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和调
整。硬性手段包括:
    ①法律手段,即国家人事行政部门通过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来控制和调整共事人<
  间关系;
    ②行政手段,即国家人事行政部门通过人事政策、计划、指示等等管理活动来控制和调
节共事人之间的关系;
    ③组织手段,即党政机关通过调整人员结构的办法来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间的关系;
    ④经济手段,即国家机关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制(或岗位责任制)、调整物质待遇、税收等
手段来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间的关系;
    (2)软性手段是指通过舆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等来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
  间的关系。
    ①舆论宣传,这是,种重要的软性手段。
    ②思想政治工作。在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间关系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重要责任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树立远大理想、责任心,培养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集
体、国家利益等观念。
    ③道德规范。道德包括杜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生活中一种较
为稳定的、约定俗咸的交往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是控制和调节共事人之间关系的无形手段.
五、写作题
    (略)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