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类专业科目模拟试卷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5-03-19 02:2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
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结构性赤字也就是(    )。
  A. 充分就业赤字    B.周期性赤字
  C.决算赤字    D.预算赤字
2.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    )。
  A. 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 有时有影响    D.起主导性作用
3.服务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是(    )。
  A. 3%    B.5%
  C. 8%    D.5%-20%
4.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纳税资料应
  当保存(    )年。
  A. 5    B.10
  C. 20    D.30
5.下列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   
  A. 商标使用权转让所得    B.保险赔款
  C. 储蓄存款利息    D.外国在华留学生领取的奖学金
6.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
  A. 不断膨胀    B.逐渐缩小
  C. 基本不变    D.无规律波动
7.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劳务报酬所得,偶然所得采用的税率是(    )。
  A. 5%    B.14%
  C. 20%    D.35%
8.我国在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时,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采用(    )。
  A. 登记注册标准    B.总机构标准
  C. 管理中心标准    D.主要经营活动地标准
9.流转税一般采用(    )。
  A. 定额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10.财政职能包括(    )。
  A. 资源配置    B.货币分配
  C社会发展    D.调节结构
11.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收入占CDP比重(    )
  A. 偏高    B.偏低
  C更为合理    D.波动性更强
12.国债发行主要有5种方式,主要是用于中短期政府债券,特别是国库券的发行方式是    (    )。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C. 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13.国外建设财政投融资制度成功的关键是(    )。
  A. 发展商业银行    B.发展保险公司
  C. 发展证券业    D.发展政策性银行
14.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在(    )。   
    A. 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B.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平衡
    C.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劳动力充分就业
15.政策性银行资本金主要源自(    )。
    A. 预算投资    B.资本市场
    c. 货币市场    D.国外借款
16.下列行为,不征收增值税的是(    )。   
  A. 以旧换新销售的货物    B.融资租赁业务
  C. 将货物交付他人销售    D. 银行销售金银业务
17.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    )。
  A. 保障项目单一
  B.社会保障资金没有确定的资金来源
  C. 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企业安排
  D.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18,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的是(    )。
  A. 商店处理季节性商品    B.博物馆、展览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
  C.个体经营摊点提供的饮食服务    D.单位将不动产赠与他人
19.国债的基本功能是(    )。
  A. 弥补财政赤字    B.促进居民投资
  c经济调节    D. 增加货币供应量
20.下列固定资产,不应当提取折旧的是(    )。
A.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C. 房屋、建筑物    D.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车辆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
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经常性预算支出的有(    )。
  A. 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c. 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2.根据现行的分税制办法,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包括(    )。
  A. 个人所得税    B.增值税   
  C.关税    D.消费税
3.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c. 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4.在固定收益出售方式下国债的发行机构通常以下列单位为主体(    )。
  A. 中央银行    B.财政部
  C金融机构    D,邮政储蓄机构
5.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包括(    )。
  A. 加成    B.起征点
  C. 免征额    D. 附加
6.税法调整(    )。
  A. 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分配关系
  B.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征纳过程中的征纳程序关系
  c. 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的行政机关之间因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所产生的行政管理权限
    关系
  D.税务机关与税务机关之间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行政管理关系
7.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可以扣除的项目有(    )。
  A. 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B.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
  C. 巴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   
  D.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8.下列凭据,应当缴纳印花税的是(    )。
  A. 丸土地使用证    B.驾驶执照
  C. 房屋产权证    D.工商营业执照
9.产生税收关系的事实包括(    )。
  A. 新的纳税义务人出现    B,纳税义务人消灭
  c.纳税义务人收入或财产发生变化    D.纳税义务人发生了应税行为
10.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包括(    )。
  A. 私营企业    B.外国企业
  C国有企业    D.集体企业
11.当前政府用于农业发展的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    )
  A. 国有农业企业提取的各项专项基金  B.财务包干结余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    D. 农业税附加
12.与全额累进税率相比,超额累进税率具有的特点是(    )。
  A. 计算比较复杂  
  B.在名义税率相同时累进程度高
  c. 在名义税率相同时累进程度低
  D.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税负无跳跃性
13.下列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税率的是(    )。
  A.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 劳务报酬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4.决定预算管理体制类型的因素主要有(    )。
  A. 国家政权的结构    B.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c. 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D.国家的经济体制
15.税务师执业注册的申请者有(    )情况者,不具有税务师执业资格,税务机关不予注册
  登记。
  A.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B.被国家机关开除公职,自开除之日起未满3年者
  c. 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满3年者
  D.在职的国家公务员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x”。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做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    (    )
2.预算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    )
3.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    )
4.关税包括进口税和出口税。    (      )
5.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    (    )
6.我国最早是从国民党政府时期开始发行国内公债的。    (    )
7.国际重复征税现象始于本世纪初。    (    )
8.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是一样的。    (    )
9.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    (    )
10.税收具有固定性。    (    )
11.税收豁免和延期纳税是同一政策。      (    )。
12.增值税始建于英国。        (  )
13.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程序的结尾。    (    )
14.营业税是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    (    )
15.财政政策的操作主要体现在货币供给的变化上。    (    )
四、计算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企业2002年度共发生以下业务:(1)产品销售枚入8000万元;(2)利息收入50
万元(其中购买国券利息收入30万元);(3)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4)产品销售成丰
6000万元;(5)企业共计提坏账准备金50万元(企业2002年末应收账款余颇为5 000万
元,规定的坏账准备金率为4‰;(6)企业职工人500人,共支付工人工资500万元,该企业
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人月;(7)企业按标准提取三项经费共计87.5万元;(8)其他业务
支出100万元。
    请根据税法有关规定计算该企业2002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2.某企业2000年7月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为1.8万元,当月发生
的经济业务如下:    ,
    (1)向当地举办的电视晚会赠送服装120套,每套市场价格为500元。
    (2)企业促销开办以旧换新业务,回收旧服装400套,原价每套300元,换出的新服装
也是400套,市场价为280元。
    (3)企业欠某单位贷款5万元,当月该单位向企业购买服装100套,每套不舍税价款为
660元,该企业打算将5万元钱款从这笔货款中扣除。
    要求计算当月该公司应纳增值税额。(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五、论述题(10分)
  试论财政赤字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财税类专业科目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B   5.D    6.A    7.C    8.A   9.C
    10.A    11.B    12.B   13.D    14.B    15.A    16.B  17.D 
    18.B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CD    3.ABCD    4.CD    5.AD    6.ABC
    7.BD    8.ACD    9.AD    10.ACD    11.AB    12.ACD
    13.CD    14.ABCD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x  5.√  6.x  7.√  8.x  9.√
  10.√    11.X    12.X    13.X    14.X    15.X
四、计算分析题
    1.企业取得的国库券利息收入30万元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金为20万元(5咖x460);
    按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工资额为480万元(O.08x500x12);
    按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三项经费为84万元(480x17.5%);
    应纳税所得额:8000十(50—30)十200—(6000—500—87.5)—20—480—84—100=2113.5(万元)
    应纳所得税:2 123.5x33%=700.755(万元)
    2.本题计算结果如下:   
    (1)当月销项税额:120x500÷(1 117%)x17%+280x400÷(1+17%)x17%+660x100x17%=8 717.95+16 273.50十11 220=36 211.45(元)
    (2)当月进项税额:18000(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36 211.45—18000=18 211.45(元)
    因此,该企业7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为18 211.45元。
五、论述题
    (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
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铱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
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是肯定的。在现代信
用制度下,在发生财政向银行借款时,只要银行能控制住贷款总规模,就不会发生货币供给
过量的问题。
    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
货币供给的效应。居民或企业购买公债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另一
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
    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在中央银行账户的资产方政府公债项增加,
负债方的财政金库存款等额增加,而当财政用于支出时,则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存款减久
在商业银行账户上居民和企业存款相应增加,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相应增加。商
业银行有了超额储备,就可能用以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
    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另一种情
况则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
    (3)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
    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
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还有另一面,就是债
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