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外事类专业:公选干部考试模拟试卷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5-07-24 16:21
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
B.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C.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D.安理会成员国决定重大国际事务
2.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A.西方国家推行一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C.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3.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于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4.1955年,()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5.在()的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三大
6.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A.中国、印度、越南
B.中国、印度、缅甸
C.中国、朝鲜、印度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B.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经济全球化
9.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B.人类消灭了一切战争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D.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10.英国殖民主义哪一年宣布占领香港?()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1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D.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1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港澳问题
13.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革命与战争
C.和平与发展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14.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广交朋友、和平共处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反对霸权的和平外交
15.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
A.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人类消灭了包括局部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D.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国策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A.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制并存,大陆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
C.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D.和平统一,用和平方式,谈判解决祖国统一的有关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高度自治
D.完全自治
E.50年不变
3.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天赋人权高于一切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闭关自守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
E.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4.“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
A.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坚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保持港、澳、台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E.保持港、台、澳行使外交和国防权
5.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97年7月 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C.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
E.“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6.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7.针对我国面临的国际争端和世界上一些争端的具体情况,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
A.和平协商,合理解决边界纠纷
B.求同存异,不纠缠历史旧账,一切向前看
C.用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领海争端
D.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8.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就要()。
A.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B.从国家利益出发,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C.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按四项原则正确处理党的对外关系
9.为了正确认识和应对苏东剧变引起的国际形势新变化,邓小平提出了()等战略策略方针。
A.正确地预测、分析和判断形势
B.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
C.抵制西方的制裁和干涉,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D.埋头实干,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10.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天赋人权高于一切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闭关自守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
E.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X”。每题题0.5分,共15分)
1.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两种社会制度在国家内部的地位是不同的。
2.国际环境,大体上包括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两个方面。
3.安全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关系我国主权与安全的外部条件。
4.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经济形势、各种资源和市场要素分布和流动的情况以及外
国与我国的双边经济关系。
5.“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获得了实现。
6.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7.对于解决国家统一的有关问题,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9.冷战期间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两极争霸,冷战后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一极称霸。
10.霸权主义历来是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爆发国际战争的重要根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2.“一国两制”的构想、国策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3.一国两制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4.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五、论述题(18 分)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外交外事类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D 2.D 3.D 4.B 5.B 6.D 7.B 8.C 9.D 10.B
11.B 12.C 13.14.C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E 3.ACE 4.ABCD 5.ABC 6.BDE 7.ABCD
8.ABCD 9.ABCD 10.ACE
三、判断题
1.√2.√3.√4.√5.√6.X7.√8.X 9√ 10√
四、简答题
1.在新的国际条件下,我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具体说来:(1)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5)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目标。(6)邓小平提出了要立足国内,善于自处,永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因而也是正确的。
2.“一国两制”的构想、国策的实践意义是:(1)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和国际争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2)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3)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4)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进步。
3.“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国两制”的构想完全是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它既考虑到台。港、澳和大陆隔离多年的历史,又考虑到各方社会制度本质不同和在生活方面存在的差异;既考虑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又考虑到要保持这些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既考虑到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考虑到台湾和港澳人民在长期隔离中的心理状态和实际生活背景。“一国两制”正是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思考提出来的。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
4.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第一,应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第二,应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第三,应坚持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第四,应坚持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第五,应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这些主张,从当今世界的实际出发,体现了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五、论述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概括地说,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核心是祖国统一,但也要讲两个方面。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国家”。即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而不容分割,承认在国际上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推一合法的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两种制度”。即中国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作贡献。在这里,是两制,而不是一制。不存在大陆的社会主义吃掉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也不存在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吃掉大陆的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途径,也是统一后中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特色。
第三,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除在外交、国防、宣战、请和方面服从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这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以长期保持的基本制度保障。
第四,“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期打算,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这是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促进中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